8月8日,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。奥运会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利好,在此不展开论述。不过很多人都认为,奥运后中国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,不是仅仅是赢利20亿美元那么简单。那么,奥运后中国楼市又将会怎样?
对于楼市走势,基本上有三个观点,其一向上,奥运后房价上涨,这是基于对中国奥运后经济的看好;其二向下,房价一路下跌,直至谷底,全国楼市完全进入买方市场;其三持平,这是相对当前而言的,房价已经理性,楼市将维持现状,虽然受从紧政策的严控,但不断的产生的需求刚性,将制止房价下滑的趋势。
奥运后中国楼市依然有太多变数。无论是政府,开发商,还是消费者,奥运会的利好和利空,在理性的楼市认知下,显然不会成为盲动的缘由,奥运后中国楼市将在相当长时间里,仍然处在全面调控的轨道。
上海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出现下滑,这也是全国普遍性现象。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对城市化的中国是绝对不容忽视的,因此,政府一定不会放手不管。民间“救市”的呼声在奥运前或许有点早,但奥运后,政府可能会列入考虑之列了,因为奥运前,“一切为奥运让路”是铁律。
陈宫“捉放曹”,“捉”之,也“放”之,因为“曹操”是一代枭雄,有远大前程,中国楼市当然也是有“远大前程”的。所以中国楼市这个“曹”是要“捉”,但也是要“放”的。“捉”就是“治市”,包括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房政;“放”就是“救市”,最终政府还是不会放弃房地产市场的。所以政府将是以“治市”来“救市”,而不象美国“救”房利美和房地美的“救”法。
因此,奥运后中国楼市首先从金的金融政策有可能松动,前段时间IPO的解禁或许就是个先兆。中国房贷还远没有美国次债务那样严重,而中国金融总体上依然固若金汤,可以一定程度化解楼市金融风险。金融政策的松动,不是仅给买房和卖房的“望梅止渴”,而是通过实在的金融政策让楼市保持“生态”,一方面让开发商在资金紧缺的情形下有了喘息之机,一方面从一定程度上“释放”了购买力。
但房产政策将进一步收紧,以达到“捉”的目的。事实上,从官方统计的数字来看,六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升8.2%,说明房价是没有“捉”住的,政府还会通过行政手段抑制房价上扬,即便是金融政策的松动,也会是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,其中,国内外“热钱”的严打,是一定不会松动的。
奥运后,政策性住房对楼市的影响有可能逐渐减小。基于“民生”的考虑,政策性住房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,所以会有市场化的抗性,乔启军以前也曾撰文分析过,政策性住房的实施穗然是一项“民生”的国策,但也是让房地产更加市场化的前兆,只有保护好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,住宅市场才有可能完全市场化,这是中国国情。
说政府“捉放曹”,重点是在“放”字。奥运后应该是政府“治市”以“救市”的良机。既然我们说从2008年开始的楼市低迷将会有相当的周期,而中国经济也将步入新的阶段,政府的“放”,就是向好的楼市的“生态环境”。“捉”的目的,就是为了“放”,不久的将来,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开“放”中国楼市,因为它同发展中的中国一样,有着“远大前程”,奥运之后,或许就是这个“远大前程”的起点。
|